我们随时等待您的来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汕头市雅固钢业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4959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汕头
联系我们
工厂地址:中国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潮汕路金园工业城1A4片区
电话:0754-88106789
传真:0754-88212000
手机:13502959576
E-mail: 871255506@qq.com
0754-88106789
资讯分类
近期国外钢结构进展
Vol.1,No.3(2001),pp313-328
钢—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研究
Masaru Teraoka (日本)
本文提出了一种钢—钢筋混凝土(SRC)梁柱新型节点,并试图得到这种节点的结构特性如何这种节点有许多优点,如,可以简化钢结构制作的程序、焊接作业以及混凝土浇注、节点加强等工作。12组十字形断面的试件和7组SRC梁—柱组和试件用于实验研究。以下是实验的结论:1)SRC组和试件抗震性能较好,满足并超过了规范的相关要求;2)可以基于屈服线性理论分析梁—柱节点的屈服及极限承载力;3)通过简单的应力转换原理可以对梁—柱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计。
Vol.1,No.3(2001),pp295-312
部分约束半刚性钢结构连接的弯曲特性
G.Campione et.(意大利)
该文讨论了一种用于连接梁与梁的特殊钢结构节点。这种节点是在梁的宽度方向用螺栓和钢板固定形成的,它可以传递剪力和弯矩,这种连接的特点是,随着连接板厚度的变化,螺栓数量和型号的不同而变化。在弯曲实验中得到了梁的挠度曲线以及连接处的弯矩—转角关系,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模型能够确定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本文还给出了部件的几何和力学特性对节点的整体特性的影响程度。
Vol.1,No.4(2001),pp411-426
部分约束及完全约束钢框架的地震影响及能量耗散:分析性研究
Alfredo Reyes-Salazar (墨西哥)
在Nothridge(1994)和Kofe(1995)地震中钢框架房屋的震害表明,完全约束连接(FR)并没有表现出象所估计的那样。目前的研究报告指出,部分约束钢框架比完全约束钢框架的抗震性能优越,因为他们对地震能量的耗散效果比较好。这样,在分析计算中将连接处的能量耗散问题考虑进去,同样的,由于粘滞阻尼和可能形成的塑性铰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也应一并考虑进去。作者提出了一种计算FR连接钢框架非线性时域动力响应的算法,它能测定能量耗散的主要来源,并通过大基部剪力和大顶点位移等指标来判定该种能量耗散对整体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在FR连接处的能量耗散与粘滞阻尼和可能形成的塑性铰产生的能量耗散可以相比。总起来说,当节点处的刚度增大,其基部大剪力会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大顶点侧移位移Umax并不总随着连接柔度的增加而增大。连接处的刚度也相对影响能量耗散的程度,它用比率T来表示,T等于按照梁线性理论(Disque 1964)计算的连接所承担的弯矩与梁固定端弯矩的比值。不管分析程序有多困难,合理的考虑PR连接的半刚性特征及其它动力特性对把握其动力行为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同时,应对简化方法进行专门的研究。
Vol.1,No.4(2001),pp459-480
部分约束半刚性钢结构连接的弯曲特性
Mathias Johansson et. (瑞士)
本文就纤细—混凝土混合圆形柱的结构特性问题作了实验和理论分析,实验中对11组试件分别用三种方式进行测试。荷载或是对混凝土断面偏心,或是对钢结构断面偏心,或对整个断面偏心。在理论分析中采用的是三维有限元分析,然后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该计算模型研究分析了钢—混凝土粘接力以及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力对整体柱的影响程度。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在柱断面上加载的方式对柱的力学特性影响很大。当仅考虑钢—混凝土的自然结合力的话,只有当荷载施加在整个柱断面的时候,柱作为混合材料柱的特性才能反映出来。由于纤细程度的影响,钢管柱的约束对混凝土强度的增强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Vol.1,No.4(2001),pp393-410
刚性带支撑多层钢框架的弯曲和剪切刚度的优化
C.J.Gantes et. (希腊)
多层房屋结构由地震和风引起的响应问题是设计前必须要研究的。本文主要研究刚性带支撑多层钢框架,试图对这种结构的弯曲和剪切刚度对变形的影响有一个定性的认识。本文把这种结构模型简化为一个等效刚度的铁摩辛科梁。对于柔性结构系统如柔性带支撑框架会有显著的弯曲变形。本文建议采用以实用性原则为主导的针对此类框架的新型设计方法。